为了节省您的手机流量,建议您点击右侧
专业治疗风湿病的医院
首页 > 医生团队

刘湘源 主任

 

  刘湘源 主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类风湿科博士生导师

  医师考试中心命题医生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类风湿科之一

  行业医师协会类风湿定期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湘源.jpg

  学术职务————

  · 行业医师协会类风湿定期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华风湿病学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行业医师协会免疫吸附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类风湿学医生委员会常委

  · 北京市医师协会类风湿分会常委

  · 北京市风湿病学会委员

  · 考试中心命题医生委员会委员

  · 《中华临床免疫与风湿病》副主编

  · 《Gout and Hyperuricemia》、《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医学参考.类风湿频道》和《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编委

  ·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和《Intern J Rheum Dis》审稿医生

 

  科研成果————

  主要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出贡献:

  (1)幽门螺杆菌感染在RA发病机制及胃肠道损伤中作用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RA发病及病情持续活动可能无关,但可能与非甾类抗炎药一道,协同致消化性溃疡作用。

 

  (2)HLA-DM与RA相关性研究: DM基因多态性不影响RA易感性,但在RA发病过程(抗原递呈和自身免疫)中,及DMB*0101对RA病情及活动性有重要影响。同时DR4蛋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分泌,特别是促进Th1类致炎因子表达而促进RA发生与发展。

 

  (3)CXCL16/CXCR6在RA发病中作用:趋化因子CXCL16及其受体CXCR6通过趋化炎细胞浸润到关节局部,并促使滑膜细胞分泌RANKL等细胞因子,参与RA免疫介导炎性反应和骨质破坏,特异性阻断CXCL16/CXCR6信号轴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RANKL可通过活化JAK2/STAT3信号通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以此通路为靶向的抑制剂AG490可阻止骨破坏发生,JAK2/STAT3通路是RA骨质破坏发生的关键通路,AG490作为前体药治疗RA有优势。

 

  (4)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早期RA中检测及意义:以抗CCP抗体改进的RA诊断标准可提高早期诊断敏感性,其中RA-6(以抗CCP抗体替换类风湿结节和放射学)对早期RA诊断敏感性高,对早期RA筛选有很好价值,有助于RA早期诊断;IgG和IgA型抗CCP抗体对早期RA诊断均具有较高敏感性,IgA型对IgG型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具有补充诊断作用,且IgG型阴性而IgA型阳性RA患者病程更短,提示IgA型抗CCP抗体可能在RA的更早期阶段发挥作用。

 

  (5)抗BRAF抗体检测及其在RA中的意义:抗BRAF抗体对诊断RA的敏感性53.6%,特异性84.3%,且在CCP阴性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8.2%,有助于RA诊断。病程小于3个月极早期患者,其阳性率为63.6%,滴度也明显高于病程大于3个月的患者,有助于RA早期诊断。

 

  (6)RA颈椎受累影像学特点:约11%RA患者发生颈椎半脱位,女性多见,高峰期在50-70 岁。四肢麻木为RA 患者颈椎半脱位的报警症状。RA 颈椎半脱位患者常见表现形式为寰枢椎前脱位。影像学特点为骨质破坏、椎管狭窄和脊髓受压。后寰齿间隙可作为诊断寰枢椎前脱位的辅助指标。

 

  (7)RA在动态核磁曲线中表现:利用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反映炎性滑膜增强动态变化,是反映RA炎性进展非常好的指标。其曲线类型多为较快增长型,与滑膜炎活动及血管翳生成有关。曲线斜率与DAS28有相关性。

 

  (8)早期联合多种病情改善药(如小剂量甲氨蝶呤与羟氯喹联合、或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等)方案治疗RA,取得了良好疗效。

 

  获奖情况————

  1、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获200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卫-1-03)。

  2、《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获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病理机制及临床应用》获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著作译作————

  主编:

  1、《表格式临床医学系列丛书.风湿病分册》。行业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版。ISBN:7506724529

  2、《图表式临床风湿病学》。行业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年2月版。ISBN:9787506761727

  副主译:

  1、《561种疾病新诊治精要》。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年4月版。ISBN:9787509167991

  副主编:

  1、《风湿性疾病病案分析》。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ISBN:9787030103017

  2、《关节炎诊断与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5月版。ISBN:9787117113151

  3、《内科疑难病例丛书——风湿病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版。ISBN: 9787117131759

  参编:

  1、栗占国,唐福林主译。刘湘源参译。《凯利风湿病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出版社。2011年6月第8版。

  ISBN:978781116953-9

  2、吴东海,王国春主编。刘湘源等参编。《临床风湿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2月版。

  ISBN:9787117099776/R.9978

  3、栗占国,张奉春,鲍春德主编。刘湘源等参编。《类风湿关节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版。

  ISBN:9787117118972

 

  4、蒋明,David YU,林孝义,朱立平主编。刘湘源、黄烽等参编。《中华风湿病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7月版。

  ISBN:7508029518

  5、施桂英主编。刘湘源等参编。《关节炎概要》。行业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年5月第二版。

  ISBN:7506730278/R.2535

  6、霍仲厚主编。刘湘源等参编。《病历书写示范》。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8月版。

  ISBN:7534543479

  7、吴青主编。刘湘源、肖玉兰和黄烽参编。《点击成人健康—常见疾病的防治》。行业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7月版。

  ISBN:7501936811/R.032

  8、施桂英主编。刘湘源等参编。《关节炎概要》。行业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年7月版。

  ISBN:9787506730273

  9、张奉春主编.刘湘源等参编。《类风湿科诊疗常规》. 行业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5月版,

  ISBN:9787506755269

 

  行医历程————

  1992年毕业于广州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自大学毕业后曾在解放军总医院(即301医院)风湿科工作15年,确诊和治疗了来自各地大量的疑难重症风湿病患者,2006年特调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组建类风湿科,科室发展较快。

 

刘湘源主任参加第五次疑难风湿病重症会议.jpg

  对常见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并与之保持联系指导后续治疗,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好评。

  获5项自然科学公益项目和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公益课题,参与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研究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检索17篇。主编或主译专著6部,参与编写专著10余部。

先进诊疗设备

技术差异就是疗效差异

热点关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