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呢,很多患者和医师都说痛风不好治,其实不然,痛风这些年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患者年龄在不断趋势年轻化,在医学上也越来越被重视,中医教导:“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凡是有根可寻的自发性疾病,皆能有效的治疗。痛风医生给我们解答如下:
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尿酸居高不下,仅仅靠控制饮食,减少20%的外源性尿酸也无法降低尿酸,只有从代谢平衡入手,恢复肠道与肾脏的尿酸代谢能力,才能真正的降低尿酸,痛风。 持续达标含“持续”和“达标”两层含义,“持续”指降尿酸的持续,病程越长,体内痛风石越多,治疗疗程持续时间可能越长。“达标”即“达到血尿酸控制标准”(平衡肾脏代谢系统),对于一般的痛风而言,理想的血尿酸目标值为<6mg/dl(360umol/L),而对于难治性患者,应控制在4mg/dl以下,这可为患者带来如下益处: (1)关节炎急性发作频率降低。沈阳痛风中心的研究显示,血尿酸>8mg/dl的756例痛风患者用痛风排酸复肾理念1疗程后使血尿酸持续达标,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比例从23%降至3.2%。 (2)痛风石溶解快。血尿酸水平与尿酸结石溶解速率呈线性负相关,痛风排酸复肾理念达标治疗后有助于痛风石的较快溶解。血尿酸在6.1~7mg/dl、5.1~6.0mg/dl、4.1~5.0 mg/dl和<4 mg/dl痛风患者的痛风石溶解速度分别为(0.53 ± 0.59)mm/月、(0.77±0.41)mm/月、(0.99 ± 0.50)mm/月和(1.52 ± 0.67)mm/月。 (3)有助于修复肾功不全的进展。如采用痛风排酸复肾理念治疗伴慢性肾功不全的痛风患者使血尿酸持续达标后,肾功恶化需透析患者的比例从46.1%(对照组)降至6.2%。 (4)改善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针对25,090例痛风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连续服30d以上的别嘌呤醇可使伴心衰痛风患者的心衰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明显下降(调整后的RR值分别为0.69和0.74) 。 对于痛风患者,首先要强调非药物疗法,并贯穿治疗的始终,如严格控制高嘌呤饮食、软饮料和果糖,禁饮啤酒和白酒,多饮水(饮水量应使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和碱化尿液(使尿pH值维持在6.2~6.8)等。另外,采用医院正规疗法,如痛风排酸复肾理念等。 (1)关于已有药物的剂量。 多数临床医师使用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的常规剂量为300mg/d,其主要目的是避免致死性过敏综合症的发生等,然而,多数研究显示,中低剂量的别嘌醇并不能降低致死性过敏综合症的发生,且降尿酸疗效不佳,不过,使用痛风排酸复肾理念,在及时治疗下,疗效明显增加,而不良反应并未出现,以使血尿酸达标。 (2)提倡用“一箭双(三)雕”痛风排酸复肾理念 痛风排酸复肾理念在降低血尿酸,恢复肾脏尿酸排泄能力同时也能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有“一箭双雕”甚至“一箭三雕”的作用。痛风排酸复肾理念在促进尿酸排泄而使血尿酸降低30%~45%,还分别有增高尿pH值不增加尿路结晶及有抗炎特性而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优势,适于合并各种并发症的痛风患者。 (3)持续降低尿酸达标后的维护 单一降低尿酸无法达到理想疗效,发病周期依然进行,疼痛依然剧烈,后期的肾脏代谢功能修复才能有效控制尿酸,从而消融痛风石,尿酸的产出和代谢达到平痕来达到的目的。 (1)根据治疗后患者回访。痛风排酸复肾理念的作用明显强于药物治疗,治疗后3~5年仍有无痛风发作患者,对于有尿结石不能充分水化、尿酸产生过多、促尿酸排泄药有禁忌及别嘌醇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是佳的选择。 (2)痛风排酸复肾理念利用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剂RDEA-594。突出特点是肝毒性几乎为零,对轻中度肾功不全者有效,诱发肾结石风险极低,无严重不良事件。 痛风治疗较为困难的原因就是降低尿酸而无法平衡代谢系统,无论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降尿酸药,一旦断药疼痛依旧,损害肾脏功能,尿酸持续达标(平衡代谢系统)是痛风治疗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痛风治疗早期,需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 温馨提示:现如今,治疗痛风的各种小广告铺天盖地,加大了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的难度,但大多方法都只能单一的调节免疫系统,治标难治根。建议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学会辨别真伪,选择行业认可技术,目前,我国痛风治疗领域的技术当属“痛风排酸复肾理念” 。该技术疗效确切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再次提醒广大患者在就诊时要谨慎选择,以免上当受骗。祝您身体健康。1尿酸为何居高不下
2痛风排酸复肾理念“持续达标”治疗的提出
3尿酸“持续达标”的策略
4对痛风排酸复肾理念的效果与期待